冒险的开始

an adventure

May 1, 2016 - 1 minute read -
life entrepreneur cn

我有一个记录idea的小本子,会给每个idea打分,5分最高1分最低。5分是不给我钱我也一定要去做的,4分是值得我花时间去做的,3分是给我钱我可以勉强去做的,2分1分,是有些不靠谱的想法,单纯觉得有意思会很酷,记录了下来。

我每隔几周会去重新看这个小本子,因为技术的改变或者新的灵感,有些2分1分的会升级,也有5分的会降到下面的分数。因为我本来在公司里的职位也是科研职位,所以总是能拐着弯和老板吹牛,找机会把我想做的5分想法做出来。

后来有几个想法在5分里面停了很久,一直没被我降级,在公司里也找不到机会去做这些不着边际的想法。每天早上开车去上班的时候,或者晚上洗澡的时候,满脑子这些想做而做不了的项目,开始觉得特别沮丧。

那个时候就开始想离开公司,出来做点热血的事。但是我特别抠门,舍不得年终奖舍不得股票舍不得公司的free food和各种benefits,也舍不得可爱的老板和同事们,就一天拖一天。越是这样拖下去,自己变得更沮丧。越沮丧,我又越想往前走。之后某天脑子也没想清楚,看着年终奖一到账户,我就给老板交了辞职信。

自己动手能力也还不错,就自己上手做了一个特别想做的项目,当然一路坎坷,这是后话。

回国前,我其实对中国特色很期待。隔三差五国内来的湾区观光团告诉我们,天朝就像马可波罗游记里的中国一样,遍地黄金。O2O,网红商场,直播,广场舞,各种神奇又无比赚钱的生意,都挠的我心痒难耐。

这几个月,我借着各种关系,近距离地听了各种故事,但我看这些中国特色的观点有些不一样了。

中国特色并没有想象中的大,世界上不同区域的根本需求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不同产品和历史造成了今天不一样的产品割据。

在一片荒地里面,”better than nothing” 是最容易的。所以”copy to China”在多年前也非常顺利地野蛮生长。而今天,当有些技能树渐渐点偏,新出现的交互或者产品要打败的旧势力不再一样,copy to China 也就不如以前实用了。

开始看直播的时候,才明白直播是真好看。但从工程师思维来看直播的红火,我觉得是因为国内优质UGC内容一直无法宣泄。直播成为了这些流量的新宣泄口。严格意义上,国内至今也没有youtube的对应产品。优酷土豆,爱奇艺,新浪大片、搜狐视频更接近美国的hulu或者netflix,因为他们的首页内容筛选还是主要来自于编辑手动挑选。而youtube的首页是基于推荐系统的,这样很多长尾视频也吸收了足够的流量。虽然工程师文化最后也没有贯彻在直播的系统上,但是聪明的运营们用他们的创意释放了这些流量需求。

另一个让我长见识的是网红商城,天才运营们又一次干趴了工程师思维。刚回国的时候和基友pitch我的想法,说要靠广告养活自己。基友拿国内CPC(cost-per-click)的价钱啪啪啪打了我脸,因为国内的advertising targeting infrastructure还没建立,广告效果的转化率都非常有限。这导致大部分中小型商家对于这些低转化率的广告兴趣有限,大部分时候在大厂手机应用上看到的广告不是branding广告就是某某app点击下载的广告。但是市场对于高转化率广告需求不会因此而减少,这一部分市场就被网红商城所吸收。自从明白这一点,每次看到身边的网红,我就特别想和他们做朋友 (当然她们也都看不上我),他们才是今天中国的谷歌 。

我们习惯将百度类比google,因为他们都是搜索引擎。然而屁股决定脑袋,他们的收入决定了他们的形态并不一样。传统搜索请求分为三种,navigational search(链接跳转搜索),information seek search(信息查询搜索),transactional search(交易搜索)。前两者其实占了搜索的大部分,但 transactional search 才是撑起谷歌收入的主力。但国内电商平台相对集中,阿里和京东霸占了大部分电商,这使得大部分购物搜索直接去了电商网站。transactional search 带给百度的钱不足以养活这样一个量级的公司,所以才有贴吧等等的故事。

类似的还有国内的微博和微信纠结在一起,而美国的twitter和facebook纠结在一起。中国市场和美国市场就像是两块相差不多的大饼,但是切法不一样,导致每个产品分到了大饼不一样的部分。

这个夏天我遇见了很多创业公司,却觉得startup很少。我试图在认知里分开三个纠结在一起的词语:创业,生意,startup。最后我还是借助于Paul Graham的定义,我重新定义了我心里的startup: 小和科技。

The startup is fast and informal, with few people and little money. Those few people work very hard, and technology magnifies the effect of the decisions they make. If they win, they win big.

我在北京遇到的创业公司大部分是不满足这两个条件的。这并不是坏事,直接以做生意的态度去开始创业,在找product/market fit的时候有很大的优势。这也解释了,美国的公司很多死在了product/market fit阶段,中国的公司更多死在了scale up的阶段。

可能是因为互联网+这套思路的推动,我看到国内的创业公司明显地区分成了两个队伍,模式创新和科技创新。模式创新的规模也远远超过科技创新的部分。这个和美国是有很大不同的。

Startups usually involve technology, so much so that the phrase “high-tech startup” is almost redundant. A startup is a small company that takes on a hard technical problem.

回想起来,一开始选择回国,其实是无知地以为国内会比较便宜。我比较抠门,想着反正自己就能干活,就找个更便宜的地方闭关搞开发。我当时回国最大的阻力其实是不知道怎么把我心爱的台式机扛回国,怎么在国内搭出一个舒适的开发环境。

另外一个回国的驱动力是种子用户。湾区是一个被工程师文化统治的地方, “proud to be a nerd”。在刚过去的时候,很兴奋,因为每个人都是 tech-savvy 的。你和每个人讲编程,讲科技,讲创业,大家都可以和你讨论。在饭馆里,还可以偷听隔壁桌工程师吹牛。但是时间久了,也会有些难受,因为身边的朋友背景都很类似,交流上面就少了很多火花,仿佛又回到了理工科学校的大学时代。当我刚做出MVP的时候,我就特别希望能找到一群non-tech的朋友来当我的种子用户,然后我就想到了回国。

差不多也是这个时间点,身边的小伙伴也有很多回国了,一直在召唤我回去。我也没想那么多,想着不行再滚去美国,就直接回去了。毕竟不管大公司还是创业,目标都是把自己想做的事做成。但是不管在哪,都是有阻力的。这个世界没有绝对光滑的平面。 大公司里面,有politics,要说服老板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为了保证promotion,很多时候也要做很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但是大公司里面不需要担心钱的问题,也有各种资源去实现自己的想法。而创业,虽然可以专注在自己想做的事,但是可以leverage的资源就更少,自己就要分出精力去寻找各种资源。对我而言,最重要的就是选择阻力更小的工作环境,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实现。职业规划上,我觉得只要感觉不停在学习和成长,短期金钱上的得失都不算什么。

15年在uist的时候,mark gross和我说过一段话,一直记在我心里。

一个人要是想不断探索他能力的上限并取得进步,她做事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 在一个足够自由的环境,她可以追求她想做的事情,不受任何限制。
  • 在这个环境里,有一大群和她一样聪明,甚至更聪明的伙伴。

这个是我最向往的工作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