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和fanglin打squash的时候,fanglin给我安利了 maggie rogers,看了maggie rogers的成名视频,之后youtube就一直给我推荐maggie的视频。
maggie当时应该在nyu的一个artist in residence program,然后pharrell williams 是请来的一个guest speaker。 就像今天学校里的各种课,老师们想偷懒,于是让好朋友来代一节课。课上选了三个学生的歌,让pharrell试听。听的过程中pharrell的表情非常精彩,之后Pharrell带着maggie上各种podcast,然后maggie就渐渐成名了。
视频里maggie的音乐很赞,但pharrell的评论更精彩。
Wow, I have zero zero zero notes for that and i’ll tell you why. it’s because you’re doing your own thing. it’s singular. it’s like when the wu-tang clan came out, no one can really judge it. you either liked it or you didn’t. but you couldn’t compare it to anything else.
Pharrell用了词汇singular,因为singularity这个词一直被滥用,我对这个词有些缺乏好感。但这个词用在这里特别准确,也有味道。
我们一边打球一边讨论,最后的结论是:
做孙子是做不成爷爷的。孙子老了也不会变成爷爷。真正的大佬们年轻的时候就是做爷爷,只是一开始做很少一部分人的爷爷。然后渐渐的,他做的东西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抢着给做孙子,然后就变成很多人的爷爷,也就是名副其实的大佬。”
研究里面像hiroshi ishii 当年做tangible bits就是这样的感觉吧。一开始没什么人做这个领域,hiroshi很敏感,感受到了这里的机会,然后在这里面开发了自己的vision。后来越来越多的人相信这个vision,于是大佬就水涨船高,成了泰山北斗一样的人物。
企业里也差不多。The Innovator’s Dilemma讲述了一个类似的故事。大公司和技术创新的小公司竞争并不永远占优势。因为新技术通常只服务一个小的市场,而这一部分小市场的利润无法满足大公司的财政需求。但是随着技术和环境的发展,小市场越变越大,大公司回过头想跳进去的时候,却已经来不及了。这些小公司一开始在小市场里面做老大,后来市场变大了,便成了大市场的老大。雅虎是这样错过了谷歌,谷歌又类似得错过了脸书。
不过这件事应该知易行难吧。贾跃亭16年和马云的对话讲的很好, 但最后操作起来还是出了问题。
如何能够突破上一代企业的封锁,只需要一件事情,判断下一个时代到底是什么,而不是在BAT的延长线上去做创新。
我也不想去延长线上工作。我是一个矛盾的人。一方面赌性很大,另一方面又在生活里非常risk-averse。我几乎不冒任何不必要的风险。我看不上那些不必要的风险,是因为我觉得自己的想法可以有更大的leverage,我要攒着那些赌性赌一把更大的。:-)